小王:“姥姥,您说什么呢?”
姥姥:“我还没,嗯,那个什么来着?到了,这边这边,也不,干什么?不来了,哼!也就那。我这、我这,这下好了。他呀,也是……反正、反正,那就是,还算是,你也那,哎,不说了。” 她每天都喜欢站在镜子面前“唠嗑”, 在她看来,镜子里的人并不是她自己,而是别人,但她又无法确定是谁,一会儿说这,一会儿又变到那,有时还会拿着东西一边递给镜子里面的人,一边说“我这有呢,还有呢”。
这个姥姥痴呆了,她的认知出现了严重障碍,处理信息极其困难,无法达到正常人会话合作原则的要求,无法准确表达信息。她对不到词,说的很空洞、模糊,她已经没有办法同别人会心、交流,她找不到感觉。因为找不到感觉,所以她很烦躁;因为找不到感觉,所以她无法做出回应。
有心则必有境,外物映照在心镜的物象,以及心中想象的物象如同我们照镜子一样,有心则必有境与之相对,心境俱现俱起,反之亦然。心与境的这种镜像关系属于生命感应世界的一种有感而应现象,而心对境的感应过程既为认知之事,也必然伴随着情意,蕴涵着知情意的互摄,构成了心镜感通的内在镜像机制。
这个姥姥的认知障碍不是眼睛或者耳朵出了问题,而是心境感通的内部镜像机制出了问题。在镜子里她聚不了焦,锁定不了目标,心与境无法同步,无法贯通成为“意”和“识”,无法言“象”来识“意”,无法形成感受、认知和回应的互动。所以,她无法进一步交流,她不断地想找到合适的词,但总是感到不对,她不断地更换词,不断地使用代词。因为无法确定交流对象,就好像我们认错人时那尴尬的一瞬间,而她则处于不断认错人的尴尬状态,所以,她自言自语,声音低怯,说出来的话在常人看来似乎前后毫不相关,空洞模糊,古怪难懂。
阿尔茨海默病被归属为一种“构象病”,“构象”指的是蛋白质折叠异常,而造成分子聚集甚至沉淀,或不能正常转运到位。研究发现,温度、高压可诱导蛋白质发生构象变化,引起蛋白质去折叠,并在某种条件下发生聚集或结构重排。分子的构象平衡极易受到温度、压力和溶剂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从而使维持生物大分子立体结构的氢键、疏水作用和离子作用等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蛋白质原来的构造被破坏并发生变性。环境条件导致蛋白质从一级结构折叠至立体结构变化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所以,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其实并不需要漫长的过程。
感官接受压力、势能、映像、温度、消息,也能敏感地传递压力、势能、映像、温度、消息给贯通的部分,这就是“感”和“应”的势能贯通过程,也可以说是“象”的信息程序传播、放大、指挥过程。镜像所激发的放电属于生命感应外界的方式之一,放电所形成的电波具有同步化和去同步化的规则作用,对行为、情感、生理生化和生命特征起到观察、激发、执行、规范、协调和控制作用,形成生命反应特性的意义。细胞(神经元)的镜像性质不只是产生反应和放电,也是感应和成象、学习和模仿、立意和表述、编码和执行的方式,具有对其投射范围所对应的行为如行走、转头、弯腰和手臂运动等动作进行调制,而这正是生命磁场的磁光效应。
对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如果你拘泥于大脑神经的老化、蛋白变性,你就会禁锢在 “老年性痴呆无法可医”的观念中而束手无策。“大匠取法”,采用感应之道,以药物的属性感应之道调理磁光振频,即可改进蛋白立体结构的氢键、疏水作用和离子作用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当生命体内水清气和,所谓的大脑神经老化、蛋白变性也将自然恢复正常,而重现镜像认知能力。
经过感应治疗一个月左右,这位痴呆姥姥的躁动不安情况便稳定下来了。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治疗过程中,小王观察到姥姥的认知障碍时间每天都在缩短,越来越多地处于能同小王会心的状态,以至于逐渐走出了认知障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