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阴阳感应理论是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本原、结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根本认识,被用来解释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医药、社会人文等自然社会领域中大量的现象或活动。太极阴阳感应理论认为,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由感应引起的,天地万物彼此之间以气为中介,通过相互感应发生变化,形成关联关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一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阴阳二气交感而生天地,乾坤交感而生万物,男女交感而繁衍后代,万物沉浮于阴阳二气交感的生长之门,感之所成,生生不己。
依据气的阴阳感应贯通原理建构的太极时空演化模型即一元之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化生四象,生命在与世界的感应贯通中自身演化的四象与天地世界的四象是贯通一致的,即生命四象与空间方位、时间季节、水火金木属性等贯通关联在一起,成为道家和中国医学分析生命感应变化的演化模型。